1992年 第9卷 第2期
1992, 9(2): 1-11.
摘要:
本文用沿高度方向分段连续化的方法,对沿高度方向为阶形变截面,在平面内布置复杂、需要部分考虑楼板变形的框架剪力墙薄壁筒结构,建立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扭耦连方程组。通过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求解其位移和内力。为复杂结构提供了一种可供设计用的简化算法。
本文用沿高度方向分段连续化的方法,对沿高度方向为阶形变截面,在平面内布置复杂、需要部分考虑楼板变形的框架剪力墙薄壁筒结构,建立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扭耦连方程组。通过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求解其位移和内力。为复杂结构提供了一种可供设计用的简化算法。
1992, 9(2): 12-22.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函数,由此构成一种加权等价线性化方法,借助几种常见类型的非线性振动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般的等价线性化方法或其它加权方法相比,利用建议的方法所得的均方响应与精确解或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的数值解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有更高的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函数,由此构成一种加权等价线性化方法,借助几种常见类型的非线性振动系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般的等价线性化方法或其它加权方法相比,利用建议的方法所得的均方响应与精确解或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的数值解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有更高的精度。
1992, 9(2): 23-35.
摘要:
对于非比例阻尼线性结构体系,利用体系无阻尼实模态来形成模态响应方程时,得到的模态方程组是关于模态阻尼矩阵耦合的。非比例阻尼可以分成两部分:耗散能量的比例阻尼和转换能量的非比例阻尼。基于这种概念,本文采用了一种拟力实模态叠加法来求解非比例阻尼体系的动力分析,即把前述耦合模态方程中代表非比例阻尼的耦合项作为虚力,放到方程的右端,再运用迭代法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综合了经典模态叠加法和拟力法的优点。数值算例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特性,所得结果精度高。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对于非比例阻尼线性结构体系,利用体系无阻尼实模态来形成模态响应方程时,得到的模态方程组是关于模态阻尼矩阵耦合的。非比例阻尼可以分成两部分:耗散能量的比例阻尼和转换能量的非比例阻尼。基于这种概念,本文采用了一种拟力实模态叠加法来求解非比例阻尼体系的动力分析,即把前述耦合模态方程中代表非比例阻尼的耦合项作为虚力,放到方程的右端,再运用迭代法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综合了经典模态叠加法和拟力法的优点。数值算例表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特性,所得结果精度高。我们认为,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分析。
1992, 9(2): 36-40.
摘要:
本文将突变理论用于处理冲击载荷下弹性结构的屈曲问题,文中对无初缺陷的弹性圆柱壳给出了临界阶跃冲击扭矩.另外,本文还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柱壳扭转时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并由B-R运动准则求得临界冲击扭矩。计算表明,这两个方法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本文将突变理论用于处理冲击载荷下弹性结构的屈曲问题,文中对无初缺陷的弹性圆柱壳给出了临界阶跃冲击扭矩.另外,本文还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柱壳扭转时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并由B-R运动准则求得临界冲击扭矩。计算表明,这两个方法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1992, 9(2): 41-51.
摘要:
本文通过两栋不同加固方案的二层农村楼房抗采动现场试验结果的分析,对不同加固措施的作用机理、效果及其设置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在农村采动区兴建抗采动变形楼房,是解放村庄下压煤、节约耕地和降低加固费用的途径。
本文通过两栋不同加固方案的二层农村楼房抗采动现场试验结果的分析,对不同加固措施的作用机理、效果及其设置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在农村采动区兴建抗采动变形楼房,是解放村庄下压煤、节约耕地和降低加固费用的途径。
1992, 9(2): 52-58.
摘要:
人为错误已被公认为造成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其他灾害造成的损伤。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结构施工过程中人为错误的规律;提出人为错误对结构基本参数的影响的数学模型。最后,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可靠度进行了考虑施工中人为错误的分析。
人为错误已被公认为造成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其他灾害造成的损伤。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结构施工过程中人为错误的规律;提出人为错误对结构基本参数的影响的数学模型。最后,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可靠度进行了考虑施工中人为错误的分析。
1992, 9(2): 59-67.
摘要:
本文在混凝土构件的软化分析中采用了粘性裂纹模型,使用直接边界元子域法研究并讨论了构件中裂纹开展所引起的结构软化和失稳情形,相应的增量迭代算法被给出。文中的数值算例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在混凝土构件的软化分析中采用了粘性裂纹模型,使用直接边界元子域法研究并讨论了构件中裂纹开展所引起的结构软化和失稳情形,相应的增量迭代算法被给出。文中的数值算例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1992, 9(2): 68-75.
摘要:
本文根据广义协调的思想,在平面应力矩形单元双线性协调位移场中,引入附加广义泡状位移场,构造出一种具有平面内旋转自由度的矩形膜单元,它满足广义协调条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单元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而且计算量少,是一种能收敛于精确解的单元。
本文根据广义协调的思想,在平面应力矩形单元双线性协调位移场中,引入附加广义泡状位移场,构造出一种具有平面内旋转自由度的矩形膜单元,它满足广义协调条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单元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而且计算量少,是一种能收敛于精确解的单元。
1992, 9(2): 76-85.
摘要:
基于带水平短缝低剪力墙的反复荷载的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作者把这一抗震控制设想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多层带边框剪力墙结构体系,以改善这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为了真实地了解地震动荷载作用下开水平短缝多层剪力墙性能,并和相同情况下的普通多层剪力墙的性能相比较,作者按照相似比例关系,制作了两片4层钢筋混凝土小结构模型,进行了直接输入地震波的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经历了结构弹性、开裂直至破坏全过程,研究了结构在各个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及动力反应,并比较了两片小结构模型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带水平短缝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剪力墙结构。
基于带水平短缝低剪力墙的反复荷载的试验研究结果及分析,作者把这一抗震控制设想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多层带边框剪力墙结构体系,以改善这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为了真实地了解地震动荷载作用下开水平短缝多层剪力墙性能,并和相同情况下的普通多层剪力墙的性能相比较,作者按照相似比例关系,制作了两片4层钢筋混凝土小结构模型,进行了直接输入地震波的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经历了结构弹性、开裂直至破坏全过程,研究了结构在各个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及动力反应,并比较了两片小结构模型的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带水平短缝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剪力墙结构。
1992, 9(2): 86-90.
摘要:
本文应用Coons曲面法构造出一种广义协调薄板矩形单元。用此单元分析薄板弯曲和振动问题都具有良好的精度。
本文应用Coons曲面法构造出一种广义协调薄板矩形单元。用此单元分析薄板弯曲和振动问题都具有良好的精度。
1992, 9(2): 91-98.
摘要:
处理基本解的奇异性是边界单元法的难题之一。本文避开奇异基本解,用非奇异基本解建立边界积分方程。非奇异基本解取自齐次微分方程的一般解和完备系,使求解边界积分方程容易。文中对边界未知量采用样条插值函数,计算精度良好。
处理基本解的奇异性是边界单元法的难题之一。本文避开奇异基本解,用非奇异基本解建立边界积分方程。非奇异基本解取自齐次微分方程的一般解和完备系,使求解边界积分方程容易。文中对边界未知量采用样条插值函数,计算精度良好。
1992, 9(2): 99-106.
摘要:
本文研究用煤矿钻井法钻凿竖井时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内钢板的非线性失稳问题。研究的结果对国内实际工程中多次出现的内钢板“鼓包”现象给予了力学上的解释。文中相应地导出了非线性稳定计算的具体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提供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示例及计算结果。
本文研究用煤矿钻井法钻凿竖井时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内钢板的非线性失稳问题。研究的结果对国内实际工程中多次出现的内钢板“鼓包”现象给予了力学上的解释。文中相应地导出了非线性稳定计算的具体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提供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示例及计算结果。
1992, 9(2): 107-117.
摘要:
本文着重探讨型砂静压造型应力场的分布,既做了实际测定,也做了有限元分析,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吻合。作为力学分析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还测定了型砂压缩过程中的本构关系和砂体与边界的摩擦系数。可能由于型砂这种材料的特殊性,目前尚未见到针对型砂造型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报导,本文可以算做一种利用通用软件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分析型砂应力场的尝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讨型砂静压造型应力场的分布,既做了实际测定,也做了有限元分析,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吻合。作为力学分析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还测定了型砂压缩过程中的本构关系和砂体与边界的摩擦系数。可能由于型砂这种材料的特殊性,目前尚未见到针对型砂造型应力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报导,本文可以算做一种利用通用软件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分析型砂应力场的尝试,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992, 9(2): 118-128.
摘要:
本文取两对边滑支板为初始解,逐步迭代消去边缘约束弯矩得到原四边自由板的解。通过对边缘弯矩所作的近似假定,将无限迭代化为一次计算,使计算大为简化,避免了解无限维线性方程组或反复迭代的繁冗过程,只需要极小的计算机内存。分析时只用到单三角级数,易于控制计算精度。文中通过实例考察了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本文取两对边滑支板为初始解,逐步迭代消去边缘约束弯矩得到原四边自由板的解。通过对边缘弯矩所作的近似假定,将无限迭代化为一次计算,使计算大为简化,避免了解无限维线性方程组或反复迭代的繁冗过程,只需要极小的计算机内存。分析时只用到单三角级数,易于控制计算精度。文中通过实例考察了方法的精度和实用性。
1992, 9(2): 129-135.
摘要: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半离散化,使其定义在一些离散线上,然后采用加权余量法求解。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线加权余量法,也可称之为有限差分-加权余量分维耦合法。文中以正交各向异性薄板弯曲平衡问题为例推导了有关具体算式,给出了数值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半离散化,使其定义在一些离散线上,然后采用加权余量法求解。这就是本文提出的线加权余量法,也可称之为有限差分-加权余量分维耦合法。文中以正交各向异性薄板弯曲平衡问题为例推导了有关具体算式,给出了数值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1992, 9(2): 136-142.
摘要:
为了讨论锤击桩在打入时的定向稳定性,本文发展了一种分析方法。由假定桩顶的作用力呈周期变化从而导得Mathieu方程。对于不同类型的土,桩的临界长度可以以Mathieu方程的稳定界限得到。恒定作用力的情况可以作为本文的一个特例。
为了讨论锤击桩在打入时的定向稳定性,本文发展了一种分析方法。由假定桩顶的作用力呈周期变化从而导得Mathieu方程。对于不同类型的土,桩的临界长度可以以Mathieu方程的稳定界限得到。恒定作用力的情况可以作为本文的一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