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15卷 第2期
1998, 15(2): 1-1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内参型非协调元附加内部自由度的有效数目,结合平面四结点元讨论了有效附加内部非协调位移的合理形式。
本文研究了内参型非协调元附加内部自由度的有效数目,结合平面四结点元讨论了有效附加内部非协调位移的合理形式。
1998, 15(2): 11-18.
摘要:
对于工程中常见的弹塑性接触问题和结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塑性区扩展的局部非线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合理地结合子结构技术和带有给定位移处理的顺序逆序修正法的新算法。算法概念明确、编程方便、对求解效率有显着提高。文中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对于工程中常见的弹塑性接触问题和结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塑性区扩展的局部非线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合理地结合子结构技术和带有给定位移处理的顺序逆序修正法的新算法。算法概念明确、编程方便、对求解效率有显着提高。文中算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1998, 15(2): 19-26.
摘要:
本文结合固井和热采过程,分析了套管柱在井内的受力状态,导出了注汽和采油过程中套管柱内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套管柱强度校核方法和应用实例。
本文结合固井和热采过程,分析了套管柱在井内的受力状态,导出了注汽和采油过程中套管柱内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套管柱强度校核方法和应用实例。
1998, 15(2): 27-37.
摘要:
文[1]推出了求解不连续介质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并在理论和实例验算两方面论证了该法具有精度好、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通过进一步研究,该法还可适应任意网络离散模型的计算。本文引用自然坐标,实施了任意形状单元的界面元算法,并给出了算例,成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行,其精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文[1]推出了求解不连续介质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并在理论和实例验算两方面论证了该法具有精度好、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通过进一步研究,该法还可适应任意网络离散模型的计算。本文引用自然坐标,实施了任意形状单元的界面元算法,并给出了算例,成果表明,本文的算法可行,其精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1998, 15(2): 38-44.
摘要:
本文提出桁架结构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遗传算法。它与常规化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多个初始点开始寻优,并采用交迭和变异算子避免过早地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可获得全局最优解,且不受初始值影响。该算法不必求导计算,编程简单、快捷,尤其适用于具有离散变量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本文提出桁架结构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遗传算法。它与常规化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多个初始点开始寻优,并采用交迭和变异算子避免过早地收敛到局部最优解,可获得全局最优解,且不受初始值影响。该算法不必求导计算,编程简单、快捷,尤其适用于具有离散变量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1998, 15(2): 45-50.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模拟土工格栅轴对称受力状态下的薄膜模型,以及将这种薄膜模型引入有限元计算中的增量方法。并运用此种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土工格栅对软土地基受力的扩散以及界面约束等薄膜效应,对土工格栅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本文提出一种模拟土工格栅轴对称受力状态下的薄膜模型,以及将这种薄膜模型引入有限元计算中的增量方法。并运用此种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阐述了土工格栅对软土地基受力的扩散以及界面约束等薄膜效应,对土工格栅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998, 15(2): 51-56.
摘要:
本文应用Fourier积分变换,求出平面多层地基动力问题的初参数解,这些公式简单明了,便于数值计算,不论弹性层数目多少,都不必求解联立方程。
本文应用Fourier积分变换,求出平面多层地基动力问题的初参数解,这些公式简单明了,便于数值计算,不论弹性层数目多少,都不必求解联立方程。
1998, 15(2): 57-64.
摘要:
本文通过将泡沫材料复杂结构进行几何简化,形成立方框架结构,利用简化的等效单元流道,提出一种数理模型,它既考虑固体网架表面对流体的摩擦阻力作用,也考虑网架迎着流向的迎风阻力(形状阻力),得到了在多孔介质中非达西流的压力降与流速的关系式。并用简化的框架结构导出了预估泡沫材料渗透率k和F-W关系式中流速平方项的系数F.另外,还通过专用的实验装置测定了四种不同孔径泡沫陶瓷的k和F.结果表明,根据所给模型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在泡沫型多孔材料的应用中能够提供流动特性的相关数据。
本文通过将泡沫材料复杂结构进行几何简化,形成立方框架结构,利用简化的等效单元流道,提出一种数理模型,它既考虑固体网架表面对流体的摩擦阻力作用,也考虑网架迎着流向的迎风阻力(形状阻力),得到了在多孔介质中非达西流的压力降与流速的关系式。并用简化的框架结构导出了预估泡沫材料渗透率k和F-W关系式中流速平方项的系数F.另外,还通过专用的实验装置测定了四种不同孔径泡沫陶瓷的k和F.结果表明,根据所给模型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在泡沫型多孔材料的应用中能够提供流动特性的相关数据。
1998, 15(2): 65-68.
摘要:
本文提出了求解钢筋混凝土板弯曲问题的各向同性化域外奇点法。引入简单的坐标变换,将该问题转化成相应的各向同性板的弯曲问题,利用后者的简单格林函数,按域外奇点法求解。算例表明,这种方法简单,计算时间短,精度高。
本文提出了求解钢筋混凝土板弯曲问题的各向同性化域外奇点法。引入简单的坐标变换,将该问题转化成相应的各向同性板的弯曲问题,利用后者的简单格林函数,按域外奇点法求解。算例表明,这种方法简单,计算时间短,精度高。
1998, 15(2): 69-75.
摘要:
乳化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ERACC)是以水泥砂浆为连续相,以裹覆乳化橡胶沥青的粗集料为分散相的水泥基复合路面材料。根据ERACC路面结构特点和ERACC的微观结构特点,建立了ERACC微观热应力分析的三层嵌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讨论了提高ERACC抗温缩开裂能力的途径。
乳化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ERACC)是以水泥砂浆为连续相,以裹覆乳化橡胶沥青的粗集料为分散相的水泥基复合路面材料。根据ERACC路面结构特点和ERACC的微观结构特点,建立了ERACC微观热应力分析的三层嵌套模型,推导了计算公式,讨论了提高ERACC抗温缩开裂能力的途径。
1998, 15(2): 76-81.
摘要:
本文从膨胀土微孔隙分形分布的特点出发,导出了膨胀土的强度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式,非饱和膨胀土的强度与其吸力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直线相关,这一关系得到了宁夏膨胀土的三轴试验结果的初步证实。
本文从膨胀土微孔隙分形分布的特点出发,导出了膨胀土的强度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式,非饱和膨胀土的强度与其吸力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直线相关,这一关系得到了宁夏膨胀土的三轴试验结果的初步证实。
1998, 15(2): 82-87.
摘要:
本文在考虑应力沿壁厚非均匀分布前提下,计入各种耦合效应,利用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对薄壁层合箱梁的“自由”扭转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变形及各铺层应力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对于层合箱梁来说,由于耦合效应使得严格意义上的自由扭转往往不存在,而只能称之为无外约束扭转。最后,通过算例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本文在考虑应力沿壁厚非均匀分布前提下,计入各种耦合效应,利用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对薄壁层合箱梁的“自由”扭转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变形及各铺层应力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对于层合箱梁来说,由于耦合效应使得严格意义上的自由扭转往往不存在,而只能称之为无外约束扭转。最后,通过算例对数值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1998, 15(2): 88-96.
摘要:
本文通过对3榀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结构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及与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影响双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弹塑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经过延性设计的双肢剪力墙是一种理想的抗震结构形式。
本文通过对3榀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结构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及与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影响双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弹塑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经过延性设计的双肢剪力墙是一种理想的抗震结构形式。
1998, 15(2): 97-103.
摘要:
本文首先应用三维弹性边界元方法对一鼓形齿联轴器的多齿接触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然后在专用试验台架上作了相关实测研究。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得到并验证了该鼓形齿联轴器在传递额定载荷的条件下,一啮合区内其实际接触齿对数的数值;并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弹性啮合原理的创立提供了一定基础。
本文首先应用三维弹性边界元方法对一鼓形齿联轴器的多齿接触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然后在专用试验台架上作了相关实测研究。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得到并验证了该鼓形齿联轴器在传递额定载荷的条件下,一啮合区内其实际接触齿对数的数值;并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弹性啮合原理的创立提供了一定基础。
1998, 15(2): 104-108.
摘要: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通过对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取值分析,导出根据τs/σs比值,选择加权系数b和取值公式,以及能够作为Mises屈服准则线性代替的加权系数b的取值范围。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通过对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的取值分析,导出根据τs/σs比值,选择加权系数b和取值公式,以及能够作为Mises屈服准则线性代替的加权系数b的取值范围。
1998, 15(2): 109-116.
摘要:
本文通过环境激励的响应分析,研究了30米高杆灯的动特性。然后,在发生风致振动的实际条件下,测量了振动频率和振型以及当时的风速,确认振动的原因是一种流固耦合作用形成的风的尾流脱落激励引起结构共振。文中讨论了环境激励响应测量的理论依据,测量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并给出了避免风致振动的理论依据及有关设计公式。
本文通过环境激励的响应分析,研究了30米高杆灯的动特性。然后,在发生风致振动的实际条件下,测量了振动频率和振型以及当时的风速,确认振动的原因是一种流固耦合作用形成的风的尾流脱落激励引起结构共振。文中讨论了环境激励响应测量的理论依据,测量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并给出了避免风致振动的理论依据及有关设计公式。
1998, 15(2): 117-122.
摘要:
本文以主偏应力状态为依据,考虑静水应力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推导出了一个广义主偏应力强度准则,并与常用的强度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本文以主偏应力状态为依据,考虑静水应力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推导出了一个广义主偏应力强度准则,并与常用的强度理论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998, 15(2): 123-128.
摘要:
本文对五个已建水闸闸室抗滑稳定进行了可靠度校核,并把所得结果与安全系数法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现行设计规范不够合理,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本文对五个已建水闸闸室抗滑稳定进行了可靠度校核,并把所得结果与安全系数法的结果相比较,表明现行设计规范不够合理,值得作进一步探讨。
1998, 15(2): 129-137.
摘要:
以含粒状、管状火药的混合装药结构火炮为工程背景,建立离散的颗粒轨道模型。气相用欧拉法描述,颗粒相和管状药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两相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守恒方程的源项中。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膛压和初速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
以含粒状、管状火药的混合装药结构火炮为工程背景,建立离散的颗粒轨道模型。气相用欧拉法描述,颗粒相和管状药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两相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守恒方程的源项中。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膛压和初速与实验有较好的一致性。
1998, 15(2): 138-144.
摘要:
本文根据充气结构原理设计并完成了一套薄膜材料双轴拉伸试验装置,可对薄膜材料在不同应力比下进行双轴拉伸试验。在试验中引入了云纹干涉完成了大应变的量测。试验表明:薄膜材料在双轴受拉状态下的力学特征与单轴伸时是完全不同的。
本文根据充气结构原理设计并完成了一套薄膜材料双轴拉伸试验装置,可对薄膜材料在不同应力比下进行双轴拉伸试验。在试验中引入了云纹干涉完成了大应变的量测。试验表明:薄膜材料在双轴受拉状态下的力学特征与单轴伸时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