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第9卷 第4期
1992, 9(4): 1-9.
摘要:
本文基于混凝土微裂缝工作机理,提出了拉、剪临界破坏的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临界破坏的应力状态,并由此确定了混凝土的纯剪强度指标。利用该结果分析了Mörsch纯剪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良好。
本文基于混凝土微裂缝工作机理,提出了拉、剪临界破坏的概念,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临界破坏的应力状态,并由此确定了混凝土的纯剪强度指标。利用该结果分析了Mörsch纯剪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良好。
1992, 9(4): 10-18.
摘要:
本文在计算多层地基上变截面基础梁时,对梁和地基分别采用解析解,用混合法建立基本方程,给出了多层地基沉陷系数和变截面梁在集中力、集中力偶、均布力和变温荷载作用下梁挠度的解答。由于充分利用了解析解精度高和链杆法未知数少的特点,使得一般工程问题都能在微型计算机上解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地基上变截面基础梁的计算模型比传统的文克勒地基和半无限地基上等截面基础梁的计算模型更为合理。该计算方案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双铰底板和分缝浇筑底板的计算中去。
本文在计算多层地基上变截面基础梁时,对梁和地基分别采用解析解,用混合法建立基本方程,给出了多层地基沉陷系数和变截面梁在集中力、集中力偶、均布力和变温荷载作用下梁挠度的解答。由于充分利用了解析解精度高和链杆法未知数少的特点,使得一般工程问题都能在微型计算机上解决。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地基上变截面基础梁的计算模型比传统的文克勒地基和半无限地基上等截面基础梁的计算模型更为合理。该计算方案还可以推广应用于双铰底板和分缝浇筑底板的计算中去。
1992, 9(4): 19-23.
摘要:
本文以杆件内力为设计变量,构造了多工况作用下空间桁架结构拓扑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考虑了应力和位移约束,能够避免奇异最优拓扑和不稳定结构的产生。
本文以杆件内力为设计变量,构造了多工况作用下空间桁架结构拓扑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考虑了应力和位移约束,能够避免奇异最优拓扑和不稳定结构的产生。
1992, 9(4): 24-30.
摘要:
本文先推导两种材料平面切口尖端应力应变场,然后利用分区混合有限元在切口尖端构造奇异应力元,在应力元外围划分常规的位移元,计算不同切口张角和不同材料比值下切口应力强度因子。
本文先推导两种材料平面切口尖端应力应变场,然后利用分区混合有限元在切口尖端构造奇异应力元,在应力元外围划分常规的位移元,计算不同切口张角和不同材料比值下切口应力强度因子。
1992, 9(4): 31-41.
摘要:
折叠式网架结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的应用范围是航空航天工业。因具有很多的优点,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到民用建筑之中。在这种结构杆件之间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枢轴连接,因此单元计算模型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针对折叠式网架结构中出现的特殊单元推导出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并对柱壳式折叠网架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
折叠式网架结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的应用范围是航空航天工业。因具有很多的优点,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到民用建筑之中。在这种结构杆件之间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枢轴连接,因此单元计算模型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针对折叠式网架结构中出现的特殊单元推导出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单元切线刚度矩阵,并对柱壳式折叠网架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
1992, 9(4): 42-49.
摘要:
本文应用加权余量法,对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静力大挠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可用来模拟计算各种转盘钻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特性。通过典型计算与分析,本文阐明了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大挠度非线性效应,同时指出了相应的小挠度分析方法的大体适用范围。
本文应用加权余量法,对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静力大挠度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可用来模拟计算各种转盘钻底部钻具组合的力学特性。通过典型计算与分析,本文阐明了底部钻具组合平面纵横弯曲大挠度非线性效应,同时指出了相应的小挠度分析方法的大体适用范围。
1992, 9(4): 50-57.
摘要:
本文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技术分析了重载径向轴承的三维弹性流体润滑(EHL)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精度高、收敛快的加权迭代计算模式,用该计算模式成功地求解了由二阶Reynolds方程、粘压方程和三维弹性方程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在各种大偏心率下轴承材料分别为钢、铜和巴氏合金的径向轴承的弹流静特性参数。
本文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技术分析了重载径向轴承的三维弹性流体润滑(EHL)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精度高、收敛快的加权迭代计算模式,用该计算模式成功地求解了由二阶Reynolds方程、粘压方程和三维弹性方程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得到了在各种大偏心率下轴承材料分别为钢、铜和巴氏合金的径向轴承的弹流静特性参数。
1992, 9(4): 58-69.
摘要:
本文通过循环受载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详细阐述了内压及轴向压应力作用下薄壁筒壳(双轴问题)R1型、R2型热棘轮变形机理。
本文通过循环受载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详细阐述了内压及轴向压应力作用下薄壁筒壳(双轴问题)R1型、R2型热棘轮变形机理。
1992, 9(4): 70-76.
摘要:
本文对粘弹塑性静不定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材料非线性粘弹塑性行为通过幂律函数和指数函数综合表征;计算分析了等加载率受载情况下简单杆系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恒载荷作用时杆系的蠕变规律。
本文对粘弹塑性静不定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材料非线性粘弹塑性行为通过幂律函数和指数函数综合表征;计算分析了等加载率受载情况下简单杆系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了恒载荷作用时杆系的蠕变规律。
1992, 9(4): 77-87.
摘要:
本文针对工程上常见的各种塔式桁架系统组合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提出一种半连续半离散式基于非经典能变形理论的量法。文中,把整体桁架组合结构模拟成变截面的非经典梁,结构中任意结点的三向位移用其截面的四个广义位移(弯、剪、挤、拉)表示,由此导出每根杆件的两端位移,从而可仔细考虑每根杆件的应变、内力及相应的变形能、动能和外力功等。并由能量变分原理导出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方程阶次仅与所假定的四个广义位移试函数中待定系数的个数有关,与杆件数目,结点数目,层数等均无关,把大型塔架有限元分析的成百上千个自由度降为十几阶的数值计算问题,因此仅需求解阶次极低的代数方程组。同时,还可方便地考虑各种附加设施的影响。文中给出了实际电视塔结构和海洋平台导管架模型的静动力计算结果,并与其它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作了比较,表明本法是一种工程上较为通用有效的适于微机分析的简捷计算方法。本文方法也可称为非经典综合离散法,综合离散法
本文针对工程上常见的各种塔式桁架系统组合结构的静力和动力分析,提出一种半连续半离散式基于非经典能变形理论的量法。文中,把整体桁架组合结构模拟成变截面的非经典梁,结构中任意结点的三向位移用其截面的四个广义位移(弯、剪、挤、拉)表示,由此导出每根杆件的两端位移,从而可仔细考虑每根杆件的应变、内力及相应的变形能、动能和外力功等。并由能量变分原理导出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方程阶次仅与所假定的四个广义位移试函数中待定系数的个数有关,与杆件数目,结点数目,层数等均无关,把大型塔架有限元分析的成百上千个自由度降为十几阶的数值计算问题,因此仅需求解阶次极低的代数方程组。同时,还可方便地考虑各种附加设施的影响。文中给出了实际电视塔结构和海洋平台导管架模型的静动力计算结果,并与其它方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作了比较,表明本法是一种工程上较为通用有效的适于微机分析的简捷计算方法。本文方法也可称为非经典综合离散法,综合离散法
1992, 9(4): 88-96.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在薄板振动分析中很简单,而且很实用的广义协调矩形元,将其应用于薄板固有振动分析中,求解前几阶的固有频率。文中算例表明,该单元简易,程序通用,且精度高。同时,它还可以与平面应力单元组合,构成平板型壳单元,用以分析某些壳体(如柱壳、折板等)的振动,同样简单实用。
本文介绍一种在薄板振动分析中很简单,而且很实用的广义协调矩形元,将其应用于薄板固有振动分析中,求解前几阶的固有频率。文中算例表明,该单元简易,程序通用,且精度高。同时,它还可以与平面应力单元组合,构成平板型壳单元,用以分析某些壳体(如柱壳、折板等)的振动,同样简单实用。
1992, 9(4): 97-103.
摘要: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带边框低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并对破坏机构模型化,应用塑性理论中的相关流动法则,推导了带边框低剪力墙的极限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带边框低剪力墙极限承载力的各种因素。算例表明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该计算公式可应用于带边框低剪力墙的实际设计和强度复核。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带边框低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并对破坏机构模型化,应用塑性理论中的相关流动法则,推导了带边框低剪力墙的极限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带边框低剪力墙极限承载力的各种因素。算例表明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该计算公式可应用于带边框低剪力墙的实际设计和强度复核。
1992, 9(4): 104-112.
摘要:
本文依据钢管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复合作用下的试验分析,按不同剪跨比的不同传力路线和破坏模式,应用混凝土的楔劈强度理论及塑性力学,并考虑钢管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组钢管混凝土柱的强度计算公式,所推荐的公式既有理论基础,也符合实验结果,并且简单适用。
本文依据钢管混凝土柱在压、弯.剪复合作用下的试验分析,按不同剪跨比的不同传力路线和破坏模式,应用混凝土的楔劈强度理论及塑性力学,并考虑钢管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组钢管混凝土柱的强度计算公式,所推荐的公式既有理论基础,也符合实验结果,并且简单适用。
1992, 9(4): 113-122.
摘要:
本文对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网格标记法(TUMMAC)作了新的改进。推导出新的自由面边界格点的非规则量压力迭代格式;将流函数、压力和速度区别为规则星、非规则星和空格点,并分别悬旗;另外将程心—发展的—维Burgers方程的部分守恒格式推广于二维N-S方程。这些改进使得编程简便,计算精度提高。文中计算模拟了孤立波在浅水中传播并入射垂直壁的流场和壁面波浪载荷分布。另外还分析了水深变化和孤立波峰值变化对波形传播和壁面波浪载荷的影响。
本文对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网格标记法(TUMMAC)作了新的改进。推导出新的自由面边界格点的非规则量压力迭代格式;将流函数、压力和速度区别为规则星、非规则星和空格点,并分别悬旗;另外将程心—发展的—维Burgers方程的部分守恒格式推广于二维N-S方程。这些改进使得编程简便,计算精度提高。文中计算模拟了孤立波在浅水中传播并入射垂直壁的流场和壁面波浪载荷分布。另外还分析了水深变化和孤立波峰值变化对波形传播和壁面波浪载荷的影响。
1992, 9(4): 123-130.
摘要:
本文根据材料学、力学、热力学以及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了材料和压力加工等学科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难题,即材资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的理论解析式。由此可以计算任何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且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研究改变了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只能凭实验确定的局面。因此,对于材料学和机械学的力能分析以及机械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材料学、力学、热力学以及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推导出了材料和压力加工等学科领域中的两个重要难题,即材资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的理论解析式。由此可以计算任何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且理论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研究改变了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延伸率只能凭实验确定的局面。因此,对于材料学和机械学的力能分析以及机械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92, 9(4): 131-139.
摘要:
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主要弊端在于它们均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土压力的产生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分布状态无关,尽管认为土压力与土体位移有关,但又不作位移分析。为此笔者提出一种以应力分析为基础的土压力理论,以消除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上述缺陷。
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主要弊端在于它们均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土压力的产生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分布状态无关,尽管认为土压力与土体位移有关,但又不作位移分析。为此笔者提出一种以应力分析为基础的土压力理论,以消除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上述缺陷。
1992, 9(4): 140-144.
摘要:
乔治和罗伯特·斯蒂芬森父子(Ge-orge & Robert Stephenson)是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功业影响着现在每个人的生活。
乔治和罗伯特·斯蒂芬森父子(Ge-orge & Robert Stephenson)是近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功业影响着现在每个人的生活。